全球最轻量仿人机械臂、6秒钟就能实时检测出颗粒物浓度的激光散射式快速测尘仪……这是北京“专精特新”企业硬实力的缩影。北京市经信局近日介绍,本市精准做好企业服务,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北京市已累计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36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88家,获得中央财政资金重点支持的“小巨人”企业138家,国家级“小巨人”和重点支持“小巨人”企业数量均位列全国各城市之首。

北京“专精特新”企业整体表现出“高精尖、高研发、高成长”特点,体现出七个数字——超三成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高于20%,超四成核心技术产品填补国际国内空白,超五成核心产品属于关键领域补短板,近六成研发费用占比在10%以上,近七成企业与产业链龙头企业形成配套,近八成属于十大高精尖产业领域,近九成企业研发人员占比20%以上。

“为了更好地支持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我们从政策、融资、服务、上市、创新五个方面打造‘12345’工作体系,着力构建梯度培育格局,全周期、全环节、全方位加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和服务。”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说。

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加大政策支持,持续强化精准服务,持续支持上市融资,持续推动创新发展,持续助力市场开拓,持续加强要素保障,加强培育“专精特新”企业。

亮点速览

“12345”工作体系

“1”是聚焦顶层设计,制定一套政策体系。本市将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等作为重点发展方向,抢占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区块链和生物技术等创新制高点,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研发和产业化支持力度,推出一揽子专属政策。

“2”是两条渠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信贷融资方面,中小企业“畅融工程”联合6家银行发布24款“专精特新贷”专属信贷产品,截至2022年8月底,累计放贷232.26亿元,惠及“专精特新”企业2851户,节约融资成本超1.2亿元;股权融资方面,在全国率先设立“专精特新”成长基金,1年来完成对9家“专精特新”企业的投资,投资金额超2亿元,被投企业后续股权融资近20亿元,估值平均增加近1倍。

“3”是三个服务载体织密服务网络。北京通企服版APP移动平台设立“专精特新”服务专区,上线306款服务产品服务企业4457家次;“专精特新融通发展”平台,为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与央企、市属国企、上市公司等大型企业提供供需对接服务;“金融顾问信息服务”平台,建立“专精特新”企业金融顾问服务机制,379名业务骨干为企业制定务实管用的融资方案。

“4”是四大上市工程让资本助推发展。本市专门建立上市培育服务库,已征集入库481家“专精特新”企业,开展“专精特新”企业上市、创新层晋层、新三板挂牌和拟上市储备“四大工程”,畅通上市渠道。截至目前,北京市已有119家“专精特新”企业实现A股上市。今年以来,全市共30家企业上市,其中“专精特新”企业15家。

“5”是协同产业、创新、资本、人才、服务五类要素激发活力。“链主企业出题、中小企业答题”的协同创新模式,围绕“高精尖”重点产业遴选20家“链主”企业,以“揭榜挂帅”等方式,组织“专精特新”企业聚焦产业链“短板”开展联合攻关,实现细分领域技术突破;“专精特新”企业不断参与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平台建设,加大创新产品首制首试首用保障,打通科研创新落地闭环;138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累计获得2.99亿元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北京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为“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赋能提供上限20%、最高100万元资金补贴;“专精特新”梯队企业人才专项工作通过三个渠道,首批支持594名企业高管和技术骨干;“专精特新”企业也被纳入市、区两级“服务包”机制,配备服务管家,为企业“一对一”解决个性化问题和诉求,先后走访服务包企业1078家次,协调解决了484项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本报记者 曹政)

关键词: 国家级专精特新 全球最轻量仿人机械臂 国家级小巨人 北京专精特新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