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学科似乎更容易成为伪科学传播的重灾区。比如,心理学。与数学、物理等学科相比,心理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也是一门交叉学科。在心理学家眼里,对任何心理问题研究都需要审慎审慎再审慎,千万不能随意给人贴标签。但在网络上,几道测试题就能确定格的“科学算命”比比皆是。再比如,量子计算机还在研制中,让人哭笑不得的量子鞋垫、量子水、甚至量子阅读就已经铺天盖地了。

大众对于新科技充满兴趣,希望获取更多知识,相信新科技会带给人们更多便利。或许从某种程度上说,也害怕被新科技抛弃,想尽快坐上新科技的首班车。然而,科普,从数量、质量和可及来说,没能满足大众这种对于新科技的渴求——正确的知识缺位,就给了伪科学机会,给了不良商家欺骗大众牟利的机会。

而错误的知识一旦被接受,想要扭转就要付出更大代价。这给大众带来的,不仅是被收割了“智商税”的经济损失,其影响可能是深远的——被几道题就贴上格标签的人们,会不会在今后的生活中不自觉地“对号入座”,甚至影响生活中的一言一行?被送进量子阅读班的孩子,学到的是错误的学方式、甚至养成了不良的学惯,在今后的求学历程中,他们能够不受影响吗?对科学技术的误解,也必将会反噬科学技术本身——不被大众理解和接受的科技事业,能够走得长远吗?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缺一不可。但现实中,科学普及还未达到科技创新的同等位置。那么,如何能创造出高质量的科普作品呢?

首先要让更多科技工作者意识到,科普也是科技工作的应尽之责,让科普成为科技工作者的一种自觉行为。科学家们是科学规律的发现者和新技术的创造者,他们对本领域有着深刻的理解,而高质量的科普一定是建立在对学科的深入了解之上的。因此,只有让科技工作者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科普中来,才能产生高质量的科普内容和科普产品。

认识到了科普的重要,有了做科普的主动,还要提升科普能力。现代科学已经向纵深发展,很多规律已经超出了人们生活经验的范畴,既难以表达、更难以理解。例如量子力学,物理学家们用数学语言交流起来毫无障碍,可因为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不一致、甚至相悖,也就很难用语言准确表达。将这些知识“翻译”成大众可以理解的语言,这就是一种能力,需要学和不断提升。

在科学家作科普的同时,也应该建立一支专业的科普队伍。从科普本身而言,与其他科学研究一样,科普也是一项专业,有其自身的规律,需要既有科研背景,又能掌握科普规律的专业人士来做。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科普形式也越来越多样,一个好的作品需要一支相对稳定的专业队伍来完成。就科普的内容而言,现代科学内容已经越来越细分和艰深,很多学科需要读到博士才算入门科研,普通公众指望着读一两篇文章、看几个视频就能了解相关知识是不现实的,所以科普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有一支专门的队伍按照学科特点和内容做好策划和安排。

高质量科普作品难做,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关注和投入。但科学素养的高低关系到一个民族的未来,再难,也值得付出心力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