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嫦娥五号已经在12月17日凌晨回到地球,完成一系列回收工作之后,12月19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在北京举行对月球样本的交接仪式。
经过初步测量,嫦娥五号此次任务采集到的月球样品为1731克,为我国首次地外天体样品储存、分析以及研究工作拉开了帷幕。
但是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原本嫦娥五号计划是带回2000克月壤的,而且嫦娥五号取样容器已经被装满了,可是质量却不足2000克,为什么少了200多克呢?
嫦娥五号计划采集2000克月球样品。
我国通过对嫦娥五号系列多次任务的技术积累,结合火箭的运载能力,认为嫦娥五号采样2000克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数字。
据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透露,嫦娥五号探测器是以2000克作为输入而设计的一个探测器,探测器本身质量已经达到了8.2吨,已经不能够再增加质量了,一旦增加样品质量,整个探测器的多个指标都会增加并超过火箭的运载能力,这就要求样品质量必须保证在2000克以内。
另外,当嫦娥五号着陆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表面时,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地形勘察、钻取和表取等多项工作,虽然设定了2000克的采样量,但这个数字并不能作为衡量任务成败的一个标准。
为了提高采样的可靠性和样品的多样性,嫦娥五号探测器计划通过钻取和表取两种方式来采集样品,其中表取指的是从月球表面通过机械臂和机械爪的配合来获取土壤,而钻取则是通过特殊的钻头,钻到月表以下两米左右的位置把月壤整体取出来,初步的计划是钻取500克、表取1500克。
但事实是,嫦娥五号采集回来的月球样品只有1731克。
为什么月壤会比预期少200多克呢?
首先嫦娥五号预计的2kg是按照之前美国、苏联取回来的月球正面的土的密度计算得来的,但此次嫦娥五号的取样地点与美国、苏联的取样地点相比,明显不一样。
另外也有可能是月壤与地壤的性质差异不同,还有一点可能是美国的月壤数据有问题,毕竟此次我国嫦娥五号的容器设计是根据美国公开的月壤数据而设计的。
嫦娥五号的取样地点与美苏取样地点不同
不同区域、不同深度所采集的土壤会有区别,嫦娥五号此次着陆的风暴洋,是在月球表面最大的月海,南北约2500千米,面积大约为400万平方千米,位于吕姆克山附近的一个1300米高的火山群上,着陆点纬度比较高,周围还环绕着20多个圆形的熔岩穹丘,是一个相对比较年轻的地区,其形成年龄不到20亿年。
反观美苏两国,他们所采集的月壤都是来自于月球正面中低纬度的月海区域,其形成年龄集中在32-46亿年前。
所以此次嫦娥五号采集到的月壤非常特殊,是美苏都不曾踏足过的区域,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国家都想要嫦娥五号采集的月壤的原因。
嫦娥五号采样地点的特殊性。
美苏采集的月球样本大多都来自于月球正面中低纬度的月海区域,年龄在32-42亿年之间,而这次嫦娥五号采取的风暴洋北部地区是属于全新的一种样本,和美苏获取的土壤样本相比,会因为月球活动的差异、宇宙尘埃和陨石的撞击差异以及年龄的不同,在物理性质上可能会有一些不同。
而中国是依据美苏采集的月球样本为嫦娥五号进行的设计容器,所以出现了偏差。
月壤和地球土壤有着明显不同。
月壤是月球表面覆盖着的一层结构松散的混合物,主要是由岩石的碎屑、粉末以及太空外来物质撞击月球而形成的熔融玻璃等物质构成的。
月壤是生活在1/6G的小重力真空环境下,没有风没有水等外应力,与充满空气流动的地球不同,月壤主要是依靠物理风化而形成的,所以月壤的形成条件和地球上的土壤相差很大。
其次月球没有磁场和大气的保护,所有高速运动的太阳风粒子可以长驱直入,对破碎的月球矿物颗粒表面进行离子注入、结构非晶化和物质溅射,继而沉积在细碎颗粒的表面,所以月壤颗粒的结构和成分也比较特殊。因此对月壤质量的评估肯定和地球土壤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