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的天空是暖色,但日落,却是蓝色的。

火星的大气非常稀薄,压力相当于地球的1%,只有当阳光穿越火星相对富含尘埃的大气最底层,也就是日出日落时,视线方向上来自太阳的蓝光被散射,形成蓝色的霞光——这颗红色星球与地球的差异之一。

人类诞生之前,火星就已经在天幕中格外闪耀。而人类历史长河中,这颗暗红色的行星曾象征王权与国土,也曾象征战火与不祥,拥有无数谜团与传说,始终吸引着仰望者的目光。

但直到1965年7月,美国水手4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发射后第八个月,在一次掠过火星时,它拍下了一组照片并将其发回给了地球——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近距离记录下了火星表面的样子。

照片给NASA乃至人类天文学界,带来了一场公关危机。

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火星是除地球外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颗行星,可能会存在外星生命,还幻想着那里有灌满水的渠道和丰茂的植被。

在水手4号发回照片的三个月前,美国科学院发布的一份报告草案称:“鉴于目前所取得的所有证据,我们认为火星上栖息着生物体并且生命能在那里独立起源。”

但火星照片扇了他们一记耳光。

照片中这个充满陨石坑、死寂世界,让人类第一次目睹了火星的地表细节,也让大家对这颗红色行星的无尽幻想坍塌了。

火星人在哪里?

火星是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位于地球与木星之间,属于类地行星,直径约为地球直径的一半,因为地表被赤铁矿(氧化铁)覆盖,所以拥有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最特别的橘红色外表。

人类历史上,这颗暗红色行星一直充满着神秘与暴戾的色彩——大约4000年前,古巴比伦人称这颗“红色之星”为“死亡之星”;在古希腊,人们将星宿与奥林匹斯山上的众神联系在一起,看起来暗红色的、不太好惹的火星,便成了众神之王宙斯的儿子——脾气暴躁的战神阿瑞斯。

不知是否巧合,同一时期,对火星的情感解读,东西方惊人的一致。

在古代中国,火星又被称为“荧惑”,象征着战乱、灾荒、死丧等凶兆,甚至预言着“天罚”——在古人的观测中,其运动轨迹有时从西向东,有时从东到西,情况复杂,使人迷惑,故作“荧荧火光、离离乱惑”。每当出现“荧惑守心”的天象,人们便认为这是“天责帝君”。

事实上,所谓“荧惑守心”不过是一种天文现象。由于轨道和公转速度的差别,火星与地球的距离远近差别很大,肉眼观星的年代里,自然导致从地面观测到的火星运行,时快时慢,时明时暗,时而“顺行”(自西向东),时而“逆行”。

不过,已知文献显示,中国人更早的“设计”出了火星人。

晋朝时,史学家干宝写了一部名为《搜神记》的小说,除了志怪神仙,也提及到外星来客。

根据《搜神记》第八卷记载,公元260年时,东吴将士的家属儿童正聚在一起玩耍,眼前忽然出现了一个小孩,他身长四尺多,穿着绿色衣服,“眼有光芒,爚(yuè)爚外射”。有人问他打哪里来,小孩则答道:“我非人也,乃荧惑星也”。翻译过来就是:“我不是地球人,是火星人。”

这位“外星朋友”离开的方式则更加富有想象力,《搜神记》记载其“耸身而跃,即以化矣。仰而视之,若曳一疋练以登天。”“火星人”拽着一根从天上垂下来的绳子,渐渐回到了火星去。

当然,令当代人更为熟知的、也是对火星人最具想象力的描述,当属英国作家H.G.威尔士创作的小说《世界大战》——毕竟,根据这本小说改编的广播剧《火星人入侵地球》,曾经引发百万人的恐慌,乃至之后遍地开花的科幻作品中,火星人一直是人类的“假想敌”。

甚至,一次次对火星地表的近距离探测,仍然无法彻底打消人类对“火星人”的幻想。

“火星人脸”,曾一度成为火星流行文化中的一个关键词。在21世纪初上映的电影《火星任务》中,就有这样一幕:阴差阳错降落到火星上的宇航员们,看到火星荒凉的大地上出现了一张巨大的人脸,神情肃穆。突然,这张人脸裂开一道缝隙,里面射出强光,原来是火星高级文明生物的基地设施。

事实上,这个情节的灵感来源来自1976年美国海盗号拍摄到的一张火星地貌照片。这张照片模糊不清,但其中的一个山丘形状酷似人脸——这张照片传回地球后,迅速引起了轰动。

直到1998年,随着相机分辨率的提高,人们看到的照片已经不太像一张脸了,到了 2001 年,人们发现,这张曾经引起轰动的“人脸”,也不过是一片小山丘而已。

所以,火星上到底存在生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