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号上升器,在成功将“快递”交到轨道器的手中后,就在大家纷纷猜测这个还能发挥“余热”的“快递员”下一步会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何种贡献的时候,上升器却做出了一个更加惊人的举动,直接撞月自毁。不少人还想着未来我国航空事业发达了,将月表的着陆器和轨道上的上升器一并回收,放进博物馆纪念中见证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这下不少人只剩难过了。

其实,虽然上升器肯定还有富余的燃料供其运动,但是作为确保上升器能准确和轨道器汇合,上升器身上除了主发动机和大大小小的姿态发动机,以及一系列天线雷达组块以外,甚至连一个多余的摄像头都没安装,其目的就是只保证月土安全无误的送达轨道器,如果有其他的功能那当然是锦上添花了,但是碍于技术原因,上升器完成使命以后便毫无用处。

目前来说,留着上升器在月轨并不是一件好事。拿地球为例,地球周围包裹着一层厚厚的大气层,即便是在400公里以上高度的太空依然有稀薄的空气,有了大气层的存在,围绕在地球外层空间的航天器就会时刻收大气层的阻力影响,慢慢坠入大气层化为“流星”。

但是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覆盖,在月轨的航空器没有了大气层的阻力,一旦失去控制将会一直环绕在月轨成千上万年,就目前技术来看,我们还没有足够的技术追踪到每一件航天器的运行轨迹,未来地球再向月球发射新的探测器或者载人飞船时,这些不在我们掌控范围内的“流浪者”就会成为一个潜在的威胁,任何的意外撞击和刮碰都会造成未知的后果,所以为了消除这一隐患,各国在销毁绕月航天器的态度上保持了一致。

地球,已深受太空垃圾其害

自从1957年,前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一号”以来,全世界多个国家一共进行了五千五百多次的卫星发射,在各种轨道上留下了两万三千多个物体。而根据欧洲航空局的资料显示,如今太空上的垃圾数量已经达到了一亿多!

这些太空垃圾主要是一些失效的卫星,卫星失效后还会在轨道上解体,卫星间的碰撞同样会产生数量极为庞大的太空垃圾。2009年2月11日,已经报废许久的俄罗斯卫星“宇宙2251”意外“碰瓷”美国通信卫星“铱星33”,此次碰撞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卫星与卫星“撞车”,本次碰撞产生了多达2000块体积较大的太空垃圾,以及数量更多又无法追踪的小太空垃圾。

同时箭的二级、三级或上面级等推动卫星进入预定轨道的设备,完成任务以后也成为了一项主要的太空垃圾,令人不安的是,这些航天器中一般还残留着部分推进剂,这些推进剂可能会在意外的时间意外的地点产生意外威力的爆炸,由爆炸产生的碎片在太空上演“暴雨梨花针”可不是闹着玩的,指不定击中哪家的倒霉卫星,体积庞大的空间站更是平均每年数十次的“躺枪”,造成巨大的太空安全隐患。

更加让人“压力山大”的是以SPACE X“星链”计划为首的近地通信卫星星座计划,星链卫星网使用的卫星总数将高达1.2万颗,其他商业太空公司的卫星网数量也要从几百颗到上千颗不等,虽然这些卫星都设计有坠毁功能,但是根据今年11月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的研究,目前入轨的800颗星链卫星已经有约3%失效,成为了新的太空垃圾。

欧空局将花费1.03亿美元启动全球首个太空垃圾清理任务

近期,欧洲航天局和“清洁太空”公司签订金额高达1.03亿美元的意向合同,将在2025年发射世界上第一个太空垃圾清洁卫星“清洁太空一号”。它的目标是一块废弃已久的太空垃圾——2013年发射升空的“维斯帕”上面级。这个上面级直径约为2.1米,高约为1.3米,重量约为100千克,在完成输送任务以后就一直飘荡在高度约七八百公里的地球轨道上。

花费这么多钱去抓取一个废弃的上面级似乎有点杯水车薪,根据欧洲航天局称,目前已经追踪到的太空碎片约22300件,还有无数的天空碎片无法被识别,但是“清洁太空一号”将作为一个太空垃圾清理的先驱实验者,以这次太空垃圾清理任务,来完善未来可能用到的更复杂的清理技术。

“清洁太空一号”采用了采取主动抓取后带离的清除方式,类似“同归于尽”的方式捕捉维斯帕上面级。它装备有四个机械臂,当靠近目标时,张开的机械臂向中央合抱,完成捕获过程。当确认抓捕成功以后,将会和太空垃圾一起进入破坏性轨道,在与大气层的相互摩擦下化为灰烬残骸。

我想不少朋友在看到“清洁太空一号”的清理方式以后,不由的疑惑的发呆,轰轰烈烈的太空垃圾清理计划就是用这样“自爆”的方式来清理?如果“清洁太空一号”也失控了,那不反而赔了夫人又折兵,反而增加了太空垃圾?

其实,太空垃圾清理是一个从无到有、从简至繁的长远计划,有机构肯站出来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是值得称赞的,而且欧洲航天局并不会做没有价值的投资,他们的这一举动将成为未来一项有潜力的太空商业项目,至于成效,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