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是一个能人异士辈出的时代,刘伯温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自元顺帝十九年起,他就协助朱元璋打拼天下,历经大小战役无数,与陈友谅六十万大军会战于鄱阳湖,更是以少胜多,用兵如神,为朱元璋争霸天下奠定了基础。
朱元璋称帝后,民间有了“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的说法。民间关于他的传奇越来越多,甚至夸张到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的境界。其中又以朱元璋吃烧饼一事最为传神,刘伯温俨然成了能预知上下五千年的“预言帝”。刘伯温还预言了明朝会在福建地区出现战乱--“福建出天子,三山做战场”,这诗真是刘伯温所预言的吗?
朱元璋杀功臣这事大家都知道,朱元璋以平民的身份当了皇帝,最大的毛病就是疑心病太重,刘伯温这么聪明的人,怎么会说这种福建会出天子这种大逆不道的话呢?既然这话不是刘伯温说的,那这句诗,又指的什么呢?
这句诗的来源是明嘉靖年间的”张琏起义“,当时张琏占据福建汀州和漳州,为了进攻潮州争取民心,所以散布了起义宣言。
明朝嘉靖年间张琏起义明世宗朱厚熜,在位45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这位皇帝属于铁腕皇帝,刚上位就敢为了自己亲生父亲牌位进太庙与大臣正面刚,前期执政非常优秀,但后期开始一心向道,求长生不好之术,重用大奸臣严嵩,让其独断专横跋扈20年。搞得明朝吏治崩坏,军事防御如同鸡肋,东南沿海线的倭寇侵扰边境就像过家家一样,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想啥时来就啥时来。
朱厚熜这个皇帝真的是让人捉摸不透, 很多忠臣、功臣遭到迫害、杀害、贬职流放;纵容严嵩独揽朝政20年,但灭掉严嵩却又是朝夕之间的事,可见朱厚熜这人是有大智慧的,权倾朝野如严嵩也让他玩弄于股掌之上。
话说张琏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张琏是嘉靖年间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领袖,他曾经连续拿 下明朝数十个县,实力范围包括浙江、福建、广东一带,曾经占领了30多个县,对明朝的统治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依靠着东南沿海线的半壁江山,与明朝分庭抗礼,并建立”飞龙国“,自称飞龙人主。
由于张琏的起义影响极大,彻底的惊动了明朝朝廷,朱厚熜终于忍不住了,派遣都督刘显、参将俞大猷率官兵20万去围剿张琏。当时张琏并不在其大寨,这时候俞大猷献策:
“宜以潜师捣其巢,攻其必救”!
眼见老寨被明军攻打,张琏果然中计,连忙回去救援,这时候又中了俞大猷的伏击。张琏的部队大败,被斩首1200,三万余人被俘。张琏、林朝曦等各部在俞大猷追剿下,一个个失败,最后只好带领残余势力由云霄河上船出了海。
《中国人名大辞典》载:“琏潜逸入海,夺据三佛齐,自为国王。
张琏来到海上后,继续整合力量对抗明朝,最后辗转南下,占领了旧港、柔佛、马六甲一带的海岛,自立做了皇帝。被梁启超称为“中国殖民第一人”。
这次起义虽然大,但却只是嘉靖年间动乱的冰山一角,朱厚熜的统治残暴而又昏庸,他统治时间长达45年,越是昏庸的君主在位时间越长,伤害就越大。朱厚熜整日沉迷于长生不老术,利用10-14岁的少女来提炼长生不老药,终于惹来了大麻烦。
嘉靖二十一年,长期遭受他折磨的宫女决定弄死这个害人之首,一天夜里,数十个宫女在杨金英的带领下,差点勒死了朱厚熜,这就是骇人听闻的“壬寅宫变”。
不仅如此,嘉靖不问朝政,重用奸臣严嵩,而这严嵩也是利用手中职权在,在朝堂上专横跋扈,贪赃枉法,结党营私,排除异己,权倾朝野。到了后来,除了那些巴结过严嵩的朝臣之外,剩下的基本都被他害死了。嘉靖年间的朝堂,成了整个明朝史上政治最黑暗的时期。
至于张琏的起宣言,为何变成了刘伯温的预言诗,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在明朝的能人异士中,刘伯温的名气最大。古人也善用名人效应进行炒作,特别是一些民间想干“大事业”的人,往往都会依靠这些神人、预言之类的,一些话如果张三李四说,老百姓半信半疑,如果声明这话是活神仙说的,就会有信服力。这道理就像很多卖药的广告喜欢包装出一个名老中医出来,说到底其实都是人心在作祟。所以,《烧饼歌》也好,“福建出天子”也罢,都变成了是刘伯温“创作”了。